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內線交易判刑九年 4大巨頭聲援柯文昌


這一刻,科技發展又有什麼新發現?和【FIND科技報】一起在無遠弗界的資訊汪洋中遊走,盡情挖掘新知識! 【Live 互動英語報】內容生動且生活化,讓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成為最好的學習教材,並讓你輕鬆開口說英語!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5/12/22 第3851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內線交易判刑九年 4大巨頭聲援柯文昌
曾銘宗:內部人不該關鍵時候進場
創投教父 柯文昌零負評、人脈豐
新聞幕後/創投:誰做內線交易 還出具報告?
檢方:消息明確 就構成內線交易
內線交易三年起跳 有法官認刑度重
律師促修法 明訂「談合併不能買股」
內線交易的紅線 大老闆的憂慮
國際財經要聞 貝佐斯操刀 華郵網站流量連2個月贏紐時
外派東南亞薪水 全球最優
東芝大整頓 估年虧45億美元
布侖特原油 跌到11年新低
全球不動產投資人 轉趨保守
巴隆:美元多頭 再走2年
歐洲私募基金 掀撤離潮
其他財經要聞 外銷訂單連八黑 下季難翻紅
國發會:我GDP成長衝2.7%
勞工獲賠償性醫療補助 免稅
德意志多重保管銀行 顧資產
今年車市銷42萬輛 可望達標
漢翔打世界盃 組A-team 4.0
10年債殖利率 可能跌破1%
美查鋼鐵傾銷 結果今出爐
石化業促設專區 延續競爭力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內線交易判刑九年 4大巨頭聲援柯文昌
記者蔡靜紋、謝艾莉/台北報導/聯合報
產業要問 內線交易的紅線在哪

普訊創投董事長柯文昌涉內線交易遭判刑九年定讞,引起國內產業界高度重視。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宏□創辦人施振榮、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等四位企業大老昨天舉行記者會公開力挺,並呼籲國內法律能釐清併購消息時點,以免企業界無所適從。

與柯文昌認識多年的鄭崇華昨天還直言,「假如是我遇到這事,會全身發麻,因此被關到牢裡,我死也不瞑目。我想不只是我,很多人都會覺得是非顛倒,我覺得該仔仔細細去調查。」

鄭崇華表示,他在成立台達電不久就認識柯文昌,非常了解他的為人,他從法國回台的路上聽聞此事,就「全身發麻」。

童子賢表示,自己與柯文昌沒有生意往來,但這個判決讓他「聞之愕然」。在這件事情上,市場即使有綠點被併購傳聞,計畫併購的過程中尚未進行DD(實質審查,Due Diligence),就算參與投資,但是仍承擔高風險,這是市場模糊的地帶。

童子賢感嘆,台灣的內線交易遊戲規則竟然如此不明確,好像流刺網漫天撒網,連不該踩的紅線在哪裡都不清楚,實在很恐怖。

蔡宏圖結合法律、金融實務說,柯案除對柯文昌個人有影響外,對產業影響也很大,因為沒有拘束力的意向書,只是表述意向,甚至不須經過董事會,沒有成案的案子比比皆是。蔡宏圖憂心,柯案的法官判決跟實務差異太大,以後企業經營者都不敢去探視對方有無意願,將對企業併購、合意投資產生很大影響,使得企業界無所適從。

蔡宏圖強調,法官對判決應有一致性,今年初力晶案也是類似情形,但其判決是從實地查核(DD)做完後起算,已有判例,但此案是以意向書為起算時點,代表兩者是矛盾的。如此,不僅企業界非常困惑,甚至法律顧問也產生困惑,不知如何給企業主法律意見。

施振榮認為,未來產業競爭愈來愈激烈、國際化,併購、分割變成常態化,但是完全不符實務的判決,會將好不容易活絡起來的國內外產業併購、策略聯盟降溫。台灣既已成立智財權專業法庭,也該讓審理內線交易案的法官深入了解產業實務。

法官論戰 簽意向書時間是關鍵

四位企業大老昨天指出,柯文昌案中,法院以簽意向書的時間作為內線交易重大消息明確時點,與併購實務不符,時點應在實地查核後。但數名法官認為,簽署意向書後幾乎都會成立契約,如果簽意向書不算重大消息,為何不在證交所公開簽,而要偷偷摸摸來?

針對柯文昌表示要提出非常上訴,檢察總長顏大和說,是否符合非常上訴的要件,最高檢察署必須仔細審核,目前還沒收到書狀,無法做評斷。

一位最高法院法官昨天表示,美商捷普公司與綠點公司簽訂無拘束力的意向書時,美商捷普已決定併購綠點,柯得知後大量買進股票,構成內線交易;並非所有案件在簽立意向書時買賣股票,都會構成內線交易罪,需視個案而定。

曾承審重大內線交易案的法官表示,簽意向書不代表簽併購契約,只能代表雙方朝併購方向進行;但簽署意向書後,雙方於一定期間內不能另與第三家公司洽談收購事宜,否則將違反企業倫理,此規定也有法律拘束力。

法官指出,雙方簽署意向書雖只是在「談」併購,但只要簽下去,成案機率很高。產業界爭執的重大消息明確時點,他認為,仍應以簽署意向書的時間為紅線,只要簽署意向書後,內部人士就不宜再買賣股票,否則恐成為法律漏洞。

另一名曾在金融業服務的法官也認為,兩家公司簽署意向書談併購,應算是重大消息明確時點,因為雙方磋商已經到一定程度才會簽意向書,實地查核只是比確認「更明確的確認」而已。

他指出,合作意向書就像備忘錄,簽了之後幾乎併購都會成立,意向書的消息具有重大性,也有相當的影響程度。若認為簽署意向書不會影響股民的權益,為何不公開簽署?雙方大可大方公布消息,公布後也不會有內線交易的問題。

法界人士指出,經濟犯罪若是公司內部人檢舉,蒐集的事證較充分。檢方偵辦這類案件,有時起訴犯罪事實及證據不周延,法官若不專業,很難判決有罪。

 
曾銘宗:內部人不該關鍵時候進場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聯合報
四大企業家昨天站出來挺柯文昌,質疑法院針對「重大消息明確時點」認定錯誤,會讓許多併購案誤踩紅線。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天強硬表示,紅線畫在哪裡,的確很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內部人不應該在關鍵時候進場買股票。

曾銘宗說,台灣證交法針對「內線交易」的規定,跟美國比起來,並沒有比較嚴,「美國標準比我們還高,兩個美國企業董事長聚在一起討論併購情況,可能就會被視為內線交易成立的起點」。

曾銘宗說,世界趨勢,都是內線交易起算時點「越早越好」,若內部人知道消息,進去買股票,但外面的人不知道,這就是資訊不公平。

他說,就柯案來看,綠點和美商捷普簽了意向書,但普訊還進去買綠點的股票,公司並賺了四億元,若依現行法律規定,「被認定不犯罪不犯法,大家應不會接受」。

曾銘宗說,金管會希望資本市場能維持透明和秩序,但如果一個市場內線交易太多的話,誰敢進來這個市場買股票?且現行有關內線交易的法令規定,也公布很久了,「不是昨天、前天、大前天才公布」,如今突然有人跑出來說,這樣認定會造成恐慌,他並不認同。

至於四位企業大老站出來,曾銘宗說,他怕企業家們對這麼細的東西,不夠了解,或者被幕僚提供的資訊誤導,「大老們應多問問法律顧問或律師」。

 
創投教父 柯文昌零負評、人脈豐
本報記者蔡靜紋、李莉珩/聯合報
被喻為國內「創投教父」的柯文昌,日前因涉及一件併購案內線交易,被最高法院判刑九年、併科罰金一億元定讞,引發企業界高度關注。昨天一場記者會,蔡宏圖、施振榮、鄭崇華、童子賢四位企業大老罕見同時召開記者會相挺柯文昌,而背後還有不少沒亮相、但在背後出力的企業家。

柯文昌何許人也?為何企業大老紛紛願意公開挺他?

他出身屏東潮州鄉下,成大電機系畢業,後來到美國拿到電機碩士。一九七七年,他從美國IBM實驗室返台,加入台灣惠普公司,才兩年,柯文昌就從基層爬到惠普台灣公司第一位本土總經理的位子,當時他才二十九歲。一九八九年,他自行創立普訊創投,成為國內創投業的先驅,十六年來搭著電子業蓬勃起飛的順風車,柯文昌成為台灣創投業的龍頭。

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昨天說,「我所知道的柯文昌,出身屏東鄉下,在國內外有非常豐富的企業經歷,是正派經營的人,成為創投大老還是對台灣產業非常關心,他不會做這種事(內線交易)、不是做這種事的人;如果他要做,過去卅年就做了。」

柯文昌交遊廣闊,熟悉他的人分析原因有三:一,他擔任台灣惠普董事長兼總經理,握有資源並了解國際科技脈動,當時台灣科技業處於萌芽期,因而與目前檯面上一線科技大老都有相當交情,包括施振榮、鄭崇華、郭台銘、林百里等。後來他離開惠普、成立創投公司,也成為鴻海等科技公司草創期的重要投資人。

二,柯文昌的人脈之廣不僅在於科技業。他在惠普時催生台灣「青年總裁協會」(YPO,Young Presidents' Organization),促成各行各業年輕企業家交流,進一步擴展他的人脈,這也是他領導的創投公司獲利表現突出的原因之一。畢竟專業的創投公司必須對產業脈動熟悉,並有豐沛人脈,才能為投資公司提供各種附加價值,包括代為找人才、找技術、找合作夥伴,甚至促成併購。

三,柯文昌創立的普訊創投是國內第一家管理規模超過百億元的創投公司,目前創投基金規模已達一百七十億元。身為台灣創投公會第一任理事長,他在創投業界幾乎是「零負評」,有人形容「別人成立創投是去求人,他是人家抱著錢求他。」

 
新聞幕後/創投:誰做內線交易 還出具報告?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聯合報
普訊創投董事長柯文昌因為投資綠點涉內線交易案,被最高法院判決有罪定讞,昨天創投業者指出,普訊早在綠點與美商捷普簽意向書前,就開始買股票,且還出具投資分析建議報告,「誰做內線交易,還出具報告」;另外綠點與捷普談合併一度破局,柯文昌若真有內線「卻沒賣股」,也不符內線交易慣例,呼籲法院重新認定。

創投業者說,第一,普訊是依照政府法規,鼓勵創投買台股,但限制創投須投資「該創投輔導過的股票」,普訊在綠點高新科技未上市櫃前,就開始輔導,所以才會選擇投資綠點股票;且普訊是自二○○六年六月即開始投資綠點股票,而綠點與美商捷普是遲至當年九月十二日簽訂不具任何承諾的「無拘束力意向書」。

創投業者說,普訊投資綠點,還有「投資分析建議書」,分析綠點基本面,「如果真要做內線交易,誰還有時間出投資報告」;且普訊投資綠點,從頭到尾交易模式,都是「五檔揭示」(選擇價錢佳時買進),但內線交易模式多是唯恐買不到,直接在市場掃貨。

第二,普訊投資綠點後,後來綠點的確和美商捷普談併購;但「在併購消息很明確的時間點,有卅二個營業日,普訊沒有買綠點股票」。創投業者說,先前判決柯文昌無罪的高院法官就認為,從人性的角度看,「此時沒做內線交易不合理」,且普訊當時有的是資金。

第三,併購雙方就算簽無拘束力意向書,也「不保證一定能談成併購」。相關人士說,美國捷普對綠點做兩周實地查核(DD)後,十月時,綠點還拒絕捷普延長實地查核要求,雙方談合作一度快破局;創投業者說,如果柯文昌「真有內線」,此時知道破局,就應該賣股票,但普訊也沒有賣。

第四,美商捷普董事會在當年十月底才開董事會,當時還有董事反對併購,因此,九月十二日與綠點簽署的無拘束力意向書,不能代表「併購消息就已『明確』」。

 
檢方:消息明確 就構成內線交易
記者郭珈爾、張宏業/台北報導/聯合報
產業界四大老昨天聯袂開記者會聲援柯文昌,質疑內線交易的法令紅線何在。法界指出,內線交易成立與否的關鍵,在於如何認定「重大消息」及消息成立的時間點;司法實務上,「重大消息」若達到「應有具體內容且達明確程度」,就構成內線交易,至於重大消息成立的時間,須以個案事實來做判斷,意向書不會是唯一的認定標準。

根據證交法,內部人實際知道重大消息,在該消息明確後,未公開前或公開後十八小時內買賣公司股票,就恐有違反內線交易的問題。

法界指出,消息成立的時間點,可以協議日、簽約日、付款日或董事會決議日等各種日期為準,但如有具體個案,仍須由法院依照證據作事實認定。

就柯文昌案而言,法院是把簽下「無拘束力意向書」的日期當作消息成立時點,但意向書是否能作為知悉重大消息的依據,有討論的空間。意向書通常是用來表達簽約雙方的意願,可能十分模糊,卻也可能涉及明確的併購條件、構成法院認定的重大消息。

至於何謂重大消息?檢方表示,立法院在二○一○年通過內線交易法修正案,新法就原有「涉及公司財務、業務或該證券的市場供求、公開收購,對股票價格有重大影響,或對正當投資人之投資決定有重要影響」的定義上,增加須有「具體內容」與「明確後」等認定標準,並要求檢方應舉證行為人「實際知悉」才構成犯罪,渣打併新竹商銀就是依此認定判決。

法界指出,新法修正後,包括力晶等重大案件都獲判無罪,就是因為重大消息的「具體內容」與「明確程度」不足。

律師指出,美國走的是習慣法,法院依照過往的判例來判斷,台灣對內線交易罪的規範未特別嚴格。

 
內線交易三年起跳 有法官認刑度重
記者林志函/台北報導/聯合報
「內線交易的刑度不應該這麼重。」一名法官表示,內線交易的處罰程度相當於性侵害、賄選案件,一旦成立最少判三年;賣一張股票和賣幾百張股票都是三年起跳,罪太重。

「資訊不對等,不是成為重罪的理由。」有法官認為,內線交易可以處罰,但刑度不應超過三年,也可透過民事重罰防止。內線交易在日本、德國都是輕罪,台灣的證交法參考美國規定,但美國是預防基金經理人炒作股票、買空賣空,國內企業則是家族企業居多,與美國市場形態不同。

 
律師促修法 明訂「談合併不能買股」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聯合報
律師指出,九十九年修正證交法後,確定構成內線交易的前提,「必須是消息明確之後」,但到底走到什麼步驟才算「明確」,法條沒有規定。

最高法院認定,當綠點與美商捷普「簽訂無拘束力意向書」時,就算明確,但四名企業家大老卻指出,這是不符合跨國併購實務的錯誤認知。

律師認為,有再次修證交法的必要,因為若法院認定企業「只要簽訂一個無拘束力意向書」,就有內線交易的可能,那所有產業界都會很恐慌;他說,就以普訊案為例,美商捷普與綠點簽的無拘束力意向書,還明確寫出「不代表簽了,就要併購」,寫得這麼死,還被法院認定是構成內線交易起點。

律師建議,證交法若針對內線交易重新修正,除應將「明確」清楚定義之外,也應該寫清楚,「只要談合併,公司內部任何人都不能買股票」,也可降低爭議。

但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說,若法界和企業界有建言,可進一步討論,或許可將「內線交易」的定義改得更嚴格,他認為普訊案很明確,就是內部知道合併消息的人還一直在買股票,所以,現在不是修法的問題,修法只是模糊焦點。

曾銘宗還說,各國有關內線交易的「構成時點」,都留給法院自由裁量空間,證交法不可能去修訂那麼細。現階段沒有修證交法必要。

 
內線交易的紅線 大老闆的憂慮
本報記者鄒秀明/聯合報
「創投教父」柯文昌被判內線交易定讞,國內德高望重的科技、金融大老紛紛出面,除了力挺老友外,也不禁讓人想問:企業大老們在擔心什麼?「內線交易的紅線在哪?」應是四位大老闆共同的疑問。

看到柯文昌的案例,企業老闆們擔心,很多意向書沒有拘束力,有的性質只是「說說而已」,如果牽涉到雙方併購,有人甚至到了實地查核,事後也沒有結果。如果就因為「法律不清」而被抓內線交易,豈不無辜?

內線交易通常很難定罪,但看到柯文昌被判九年重刑,企業界更是擔心以後自家企業出現併購,是否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企業大老們認為,實地查核才是確認併購的要件,單憑無拘束力的意向書就認定「知悉」內線,恐影響未來企業討論併購意向。

但證券界人士則說,過去曾有類似爭議,要如何證明已「知悉」重大消息,一切應該看檢方掌握的證據到哪,「難道認定是否內線交易,要等股東大會通過才算?」「還是等到雙方董事會通過才算?」證交法的重點在於防杜資訊不對稱,最佳的自保方案就是讓資訊透明化,盡量減少資訊落差的時間差。

業界員工也有兩極看法。「這些老闆應該不會允許員工,在簽訂意向書後就先去買股票吧?」熟知集團企業運作的人士表示,「每一家企業都有更嚴格的紅線」,司法只是最後一道防線,其實公司規定更嚴格,許多重要會議前後,甚至法務都會一再提醒「保密」、「別買賣股票」。

業界人士說,不要說簽署備忘錄,更多內部會議召開前,都要求員工簽保密協定,這時如果有人洩漏資訊,就是犯下天條,遑論個人先買賣股票。

不過,現今證券交易法對內線交易的時間點並沒有清楚的規定,到底該用協議日、簽訂意向書、還是董事會決議日?業界和法界見解很多、立場也各有不同,因此企業界盼能更清楚劃出紅線,以便有所遵循,才不會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

 
國際財經要聞
貝佐斯操刀 華郵網站流量連2個月贏紐時
編譯劉品佳/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全球電商龍頭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兩年多前以個人名義買下華盛頓郵報後,把重心放在用戶體驗上並全力推動數位轉型,這段期間華郵網站的獨立造訪人次增逾兩倍,今年已連續兩個月超越紐約時報,並直追數位媒體巨擘BuzzFeed。

華郵網站今年來流量出現驚人成長。根據數位研究公司comScore,華郵網站的獨立造訪人次在10月首度超越對手紐時,並在11月達創新高的7,160萬人次,直追數位媒體巨擘BuzzFeed。華郵的獨立造訪人次在2013年8月時為2,600萬人,到今年11月已成長近兩倍。貝佐斯近期也對華郵表現讚譽有佳,表示華郵正邁向「新主流報紙」之路。

華郵高層表示,網站流量大幅成長,得歸功於多項措施。當中最主要的是擴大聚焦在國內和國際新聞上,並為新聞編輯室增聘70位員工,包括約50位記者和編輯,讓總員工數增至約700人。

另一項原因則可歸功於亞馬遜和貝佐斯。貝佐斯運用自身對網路科技的了解,第一線參與華郵數位轉型的過程,並將華郵打造為更數據導向的公司。

華郵高層另指出,貝佐斯鼓勵華郵員工勇於創新,並將擴大用戶規模放在短期收益之前。他主要聚焦在改良華郵數位產品—尤其是行動應用程式(app),和發行策略上,對編輯、內容相關事務則不加干涉。貝佐斯除定期和華郵高層開會之外,也會不定時地將用戶抱怨信轉發給全體主管並要求改善。

華郵資訊長帕卡許(Shailesh Prakash)有次收到貝佐斯轉寄的用戶抱怨信,要求改善行動app的下載速度。他當時告訴貝佐斯,下載也許可加快到兩秒。貝佐斯僅回道:「下載速度得是毫秒。」帕卡許說:「貝佐斯是我們的首席初步測試員(beta tester)。」

 
外派東南亞薪水 全球最優
編譯劉品佳/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滙豐銀行(HSBC)最新調查指出,在東南亞地區的外派人員薪資全球居冠,相較於其他地區,可供自由支配的所得較多,儲蓄也提高。但在部分國家仍得面對高額學費和較高稅率等問題,海外生活仍有不易之處。

這項訪調198國近2.2萬名外派人員的調查發現,亞太地區外派人員的平均年薪為12.6萬美元,全球平均則為10.4萬美元。

亞洲地區的外派工作者大多表示,在當地工作讓可供支配的所得和儲蓄提高,在中國和越南等國,對此有同感者甚至高達七成。相較之下,全球外派工作者有57%認為可供支配所得提高,52%表示能存下更多錢。

HSBC表示:「亞洲提供了部分報酬最為豐厚的工作機會,讓外派人員能體驗和學習工作技能,同時提升海外生活的水準。」HSBC另指出,在東協經濟共同體(AEC)上路後,東南亞對專業人士的吸引力將更提高。

 
東芝大整頓 估年虧45億美元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日本東芝公司爆發會計醜聞後,21日宣布旗下消費電子事業將裁員近7,000人,電視機工廠也將出售,以聚焦於晶片與核能事業。東芝並預估納入重組成本後,本會計年度虧損將達5,500億日圓,創公司歷史紀錄。東芝盤中股價一度暴跌10.44%。

東芝預估,納入重組成本後,明年3月結束的會計年度東芝的淨損約為5,500億日圓(45.3億美元),淨損遠高於2014年度的378億日圓,寫下公司歷年來最高紀錄。

東芝表示,旗下消費電子與家電部門將裁員6,800人,約占總人力三成,另總社也將裁撤1,000人。包括先前裁員和自願提早退休人數在內,最終整體人力可能裁掉一萬人以上。

東芝並指出,將出售印尼電視機工廠。中國創維集團已同意斥資2,509萬美元,收購東芝在印尼的電視機與洗衣機事業,預定明年3月完成收購案。

東芝雖在盤後宣布財測與裁員消息,但因日經新聞已提早披露東芝今年度可能陷入虧損,導致東芝股價賣壓出籠,21日收盤重摔9.81%至254.8日圓,並拖累日股收黑。東芝從今年4月初爆發會計醜聞以來,股價已暴跌約40%。

東芝強調,透過落實重組計畫,可望找回股東對東芝的信任,並將東芝蛻變成一家充滿活力的企業。但分析師指出,東芝早該整頓事業,東芝在1985年推出全球第一款大眾市場筆電,但後來在亞洲競爭對手大打價格戰的情況下,東芝的消費電子事業每況愈下。

東芝已坦承,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浮報獲利約12億美元。財務造假醜聞纏身下,迫使東芝當時的社長與其他七名高階主管引咎辭職。日本證券交易監督委員會(SESC)兩周前說,應重罰東芝6,000萬美元,罰金改寫歷史新高。

 
布侖特原油 跌到11年新低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投資人擔憂中東產油大國與美國頁岩油業者為爭奪市場大餅,將導致全球石油供應過剩的問題惡化。布侖特原油21日重摔至11年谷底。分析師預測,明年第1季油價可能下探至每桶25美元。

布侖特原油2月期貨21日盤中一度重摔2.25%至每桶36.05美元。紐約原油1月期貨盤中重挫1.61%至每桶34.17美元。

原油產量逼近歷史高點,伊朗、美國及敘利亞等國即將有更多原油進入市場,油價可能寫下七年來最大單月跌幅。

國際油價跌至2004年年中來最低水準,跡象顯示油市供過於求的問題將進一步惡化。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本月4日開會,決議形同取消產油上限,美國18日也解除長達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

油田服務商貝克休斯(Baker Hughes)18日出爐的數據顯示,上周美國能源業者的石油鑽井平台數量增加17座,總數量擴增至541座,增加數量為今年7月來最多。

瑞銀集團分析師史陶諾瓦表示,每天石油過度供應130萬桶,OPEC內部意見鬧分歧,短期內將導致油價持續面臨壓力。

避險基金操盤手安杜蘭(Pierre Andurand)表示,下季油價可能跌至每桶25美元,甚至更低。安杜蘭說,明年上半年全球石油日供應量將增加160萬桶,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 成員國整體擴增90萬桶。

安杜蘭並研判,伊朗在明年3、4月重返油市的機率濃厚,初步伊朗的日產量可能拉高40萬至50萬桶。

安杜蘭認為,全球原油需求成長將趨緩,並將在2022年左右開始萎縮。在「聖嬰」現象發威下,今年北半球多數地區進入冬季的氣溫異常溫暖,抑制民眾對燃料油的需求。

 
全球不動產投資人 轉趨保守
編譯黃智勤/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全球不動產投資人對風險的胃口過去一年來逐漸縮小,中國市場走軟加上地緣政治動盪,使他們轉而採取較審慎的策略。

商用不動產服務業者高力國際公司訪調管理總額達1.5兆美元資產的投資人後發現,只有44%投資人願意在2016年承擔額外風險,低於一年前的59%。對不動產興趣下滑的心態在私募基金尤其明顯,僅半數以下私募基金有意承擔更大風險,遠低於去年的81%。

高力國際的研究與預測部門主管波伊切爾說,此一趨勢某種程度上是投資人對去年多頭心態的反省,「去年對不動產懷抱興趣的投資人比率相當高,也累積了可觀的資產,現在冷靜一下是合理的」。

 
巴隆:美元多頭 再走2年
編譯任中原/道瓊社電/經濟日報
據巴隆金融周刊預測,美元對6種主要貨幣匯率指數(DXY)的多頭行情還有10%的上升空間,時間還有一、兩年之久。

美元DXY指數在面對100大關之際,似乎顯得近關情怯。今年來的最高點是11月30日的100.20,12月21日盤中為98.674。

儘管全球基金經理人仍最熱衷於做多美元,但美元是否還有進一步升值空間?畢竟目前美元指數已經比2011年5月時低點勁揚37%,是這項指數從1967年以來的第三大漲幅,且中間未出現15%的回檔。

據里昂證券技術分析師巴南克表示,真正的多頭走勢將延續10年;「此波美元美元已經歷七年,下一次頂峰將出現在2018年」。

巴南克指出,美元指數的下一個上檔目標在104-105,之後是113-114。他並表示,「對長期投資人而言,如果DXY指數拉回到95-96 ,應是具吸引力的買進機會」。預料短期內美元將呈現區間波動。

摩根士丹利也看多美元,預測2016年美元還有10%的升值空間,但也警告這將是美元超級周期的最後高點。

巴隆周刊指出,比較1980年代初期及1990年代末期兩次多年期美元多頭「超級周期」,發現在多頭期間貿易加權美元指數平均上漲45%,整個期間比6年略短。如果歷史重演,未來一、兩年此波美元多頭還有10%的升值空間。

 
歐洲私募基金 掀撤離潮
編譯黃智勤/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最新數據顯示,私募基金今年來利用歐股市值上揚與企業併購交易激增的良機,以空前的速度讓旗下公司上市或出售其持股。

管理層收購研究中心(CMBOR)彙整的數據顯示,私募基金業者過去一年來透過出脫持股或上市,從歐洲撤離1,530億歐元(1,657億美元)資金,總金額比去年高出三分之一,也超越2006及2007年金融危機前的水準。

即使近幾個月信用市場愈趨緊張,今年歐洲的槓桿併購交易仍超過800億歐元,為2007年以來最高。儘管2015年的併購交易金額仍遠低於2007年的1,730億歐元,但仍為歐洲私募股權基金史上第四繁忙的年頭。

歐洲大型私募基金積極退場,手上將有充裕現金在新的一年設立新基金。此外,私募基金今年退場所回饋給投資人的資金,預料將再度湧向市場,尋覓比股市及債市更高的報酬率。

 
其他財經要聞
外銷訂單連八黑 下季難翻紅
記者吳馥馨/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經濟部統計處昨(21)日公布11月外銷訂單為407.6億美元,年減6.3%,已經「連八黑」。統計處長林麗貞坦言,表現確實比預期差;並預估,12月接單恐怕只在390億美元到400億美元之間,年減幅將擴大到一成。

林麗貞並預計,外銷訂單負成長情況恐怕到明年第1季都無法改善,明年的春燕最快3、4月才會飛來。若到明年3月,接單金額都無法轉正成長,將出現「連12黑」的慘況,與金融海嘯時訂單連續衰退的期間一樣長。

林麗貞說,11月雖是接單旺季,但因為全球不景氣,需求不振,加上油價、鋼價續滑,包括鋼鐵、塑化買家都在觀望,訂單不來,傳統接單貨品減幅擴大。

再從主要接單貨品看,包括資訊通信、電子產品、精密儀器(面板)、基本金屬、化學品、機械、塑橡膠產品的接單金額「年增率」、「月增率」皆為負,無一倖免。

各界關心11月表現旺季不旺,是否因「蘋果光」已經不亮了?林麗貞說,資通信產品方面,智慧型手機的接單與上個月「持平」,惟今年以來,筆電接單狀況實在不佳;電子產品則還在庫存調整期。

即便官員否認外銷訂單不亮與「蘋果光」褪色有關,但相較去年「蘋果光」從9月開始一路亮到今年1月,而今年只短暫挹注兩個月的接單,由此可知,台灣靠「咬蘋果、搶訂單」的經濟模式已遇到了瓶頸。

累計前11月的接單金額為4,130億美元,年減3.6%。由此推估,全年接單金額約4,530億美元左右,金額雖是歷年次高,但年減幅將擴大到4%至5%,為金融海嘯以來,衰退幅度最大的一年。

林麗貞歸納,今年第2季以來外銷訂單表現不佳主因有三,分別是全球景氣衝擊需求;油價、鋼價等原物料價格持續疲弱;以及紅色供應鏈造成的激烈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11月的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攀升到59.7%,創歷史新高,林麗貞也預期,該數值將在明年第1季突破60%大關;代表台灣每接到100美元的訂單,真正在台灣生產的金額只剩下40美元。

【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11月外銷訂單「連八黑」,不利出口回溫。財政部指出,目前所見12月出口數字不佳,衰退已是定局。12月出口若低於230億美元,全年出口負成長情況恐怕會再擴大,且難以擺脫兩位數衰退的低迷局面。

經濟部昨(21)日公布11月外銷訂單連續八個月負成長,年減6.3%,減幅持續擴大。財政部表示,外銷訂單數據是出口的先期指標,廠商外銷接單狀況不如預期,代表未來幾個月的出口表現也要保守看待。

財政部在12月7日公布今(2015)年11月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時指出,因為農工原料續創新低、全球性進口需求疲弱兩大因素拖累出口表現,11月出口僅221億美元,年減16.9%,寫下連續十個月長黑紀錄,為七年來最慘,並有長達半年,衰退幅度都是兩位數。

 
國發會:我GDP成長衝2.7%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2016年景氣動向尚未明朗,不過國發會昨(21)日公布2016年我國總體經濟目標,認為只要國際情勢穩定加上政策推動發揮最大功效,明年經濟成長率有望上看2.7%。

主計總處11月預測2016年經濟成長率為2.32%,國發會以主計總處預測為基準,再衡量明年的國際風險以及政府政策綜效,把明年經濟成長率區間目標定在2.1%至2.7%;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維持2%以下,失業率區間目標落在3.7%至3.9%。

國發會綜合規劃處長張惠娟表示,明年政府將在出口、消費、投資三方面推動積極的政策作為,若順利發揮最大綜效,量化後估計可提升經濟成長率約0.4個百分點達到2.7%。

張惠娟說明,投資是推升經濟成長率的重要貢獻來源,目前國內超額儲蓄率「超高的」,因此國發會明年投資方面會從公共建設和民間投資著手,民間投資會以經濟部列出的重點產業為重點。另外,台灣很大的未來商機是數位經濟,因為我們資通信(ICT)產業具有競爭力,相較其他國家更有利基,這也很值得發展。

據國際貨幣基金(IMF)、IHS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等機構最新預測,2016年國際景氣溫和復甦,整體經濟表現將優於今年。

不過張惠娟指出,國際間仍有循環及結構性等不確定性因素,包括中國經濟走緩程度、紅色供應鏈對台業者的排擠效應;以及美國Fed升息動向、日本與歐洲等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對股匯債市等金融市場影響,均將推升新興市場的債務危機風險。

另外,張惠娟提醒,國際農工原料價格後續走勢也將牽動景氣動向,而恐攻事件也可能對全球經貿活動、消費及企業信心造成衝擊。

 
勞工獲賠償性醫療補助 免稅
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員工遭遇職災,企業提供醫療補助,徵免稅待遇大不同。財政部指出,企業給付非屬勞基法應付醫療費用,即屬補助性質,受領員工需報繳所得稅;但有具賠償性質的醫療補助給付,依法受領員工可以享有免稅。

財政部規定,企業員工領取公司給付的醫療補助,符合勞動基準法第59條第1款及第2款規定時,雇主給付的醫療補助即有賠償性質,有填補其因職災無法工作的經濟損害之意,員工領取這類依法給付的醫療補助,可以免納所得稅。免稅所得的範圍包括:

一、勞工受傷或罹患職業病時,雇主應補償其必需的醫療費用。至於職業病的種類及其醫療範圍,依勞工保險條例有關規定辦理。二、勞工在醫療中不能工作時,雇主應按其原領工資數額予以補償。但醫療期間屆滿二年仍未能痊癒,經指定的醫院診斷,審定為喪失原有工作能力,且不合第3款的殘廢給付標準者,雇主得一次給付40個月的平均工資後,免除此項工資補償責任。

不過,並非公司給付因職災所受損失的補助費用,均可免徵所得稅,財政部表示,若員工因執行職務受傷,由公司提供的營養費等補助金,因非依法需給付項目,具有營利事業對員工的補助性質,依所得稅法第14條第1項第3類第2款規定,屬於薪資所得中各種補助費的一種,應合併員工薪資所得扣繳所得稅。

財政部說,勞工因受職業災害而受傷,公司依勞動基準法第59條第1款規定補償其必需的醫療費用,與勞工因遭遇職業災害,在醫療中不能工作,雇主依勞動基準法第59條第2款前段規定,按其原領工資數額,所給付的補償金,同屬損害賠償性質,勞工取得該項補償金,依所得稅法第4條第1項第3款規定可免納所得稅。雇主給付這類免納所得稅的補償金給員工時,亦毋須辦理所得稅扣繳。

 
德意志多重保管銀行 顧資產
記者吳曼筠/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投資全球化帶動保管銀行業務蓬勃發展,財金學者建議,台灣跨境投資資產規模逾新台幣30兆元,不論是政府主導(如四大基金或中央銀行)或民間機構法人的投資,都已是全球布局。挑選保管銀行也要全球化,可視地區和專長增加,或透過多重保管銀行架構,為台灣跨境資產做好把關。

德意志銀行日前在台舉辦一場「結盟共創台灣金融新紀元」論壇,邀集國內金融業者分享國際金融趨勢。前財政部長及現任清華大學教授呂桔誠在論壇中表示,台灣投資實力有利金融業者發展保銀業務。要發展跨國保管銀行業務,最好是與外商保管銀行合作,「政府將機會釋放出來,用台灣資產規模交換專業、引進外資,透過結盟跟外資學習,孕育台灣特有的跨國保管銀行。」

台灣投資實力到底有多堅強?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林蒼祥表示,目前四大基金管理資產規模龐大,勞動局管理資產高達新台幣2.7兆,約數百億美元投資於海外股票及債券,其餘則在台灣證券市場。

前保發中心董事長及現任中華大學教授賴清祺指出,台灣是全球第11大保險市場,人壽保險為全球第九大市場。台灣保險業總資產為新台幣18.6兆元,可運用資金為新台幣16.8兆元,其中人壽保險業可運用資金為新台幣16.5兆元,2014年底壽險業已經投資國外50%,產險業也有20%。

台灣集保總經理林修銘表示,近年台灣海外投資風潮興盛,2000年時國人對外投資僅有286億美元,2014年底金額已攀升至4,800億美元,15年來成長逾16倍。隨著台灣資本市場的國際化,集保已與Clearstream、 Euroclear等國際清算機構合作,建置台灣國際金流基礎建設,並在國際債券方面初見成效。集保配合金管會金融進口替代政策,自今年7月起提供專業投資機構跨境保管國外有價證券服務,目前以固定收益商品為發展主軸,並將逐步擴大服務範圍,與全球保管銀行合作,提供權益商品服務。

保銀業務深具挑戰,德意志銀行亞太區現金及證券服務業務主管Mark Law分析,因為法令遵循轉趨嚴格,保銀要投入更多成本、符合法規需求,包括在全球設立據點深諳當地法令,投入創新金融科技,回應客戶需求提供更多客製化服務、協助提高收益,例如借券交易。

賴清祺認為,目前海外保管以美系保銀為主,隨著政府基金投資全球化,因地制宜,宜增加非美系保銀,或採取多重保銀架構,並增加借券交易以提升收益。

政府去年開放券商開辦保銀業務,雙向借券也即將上路,四大基金上兆台股部位或15兆散戶持股,將成為券商借券重要來源。林蒼祥指出,保管和借券有助券商走出營運困境,政府釋出商機時,若在政策上指導和運用跨境資產,挑選有獨特專長的外商保銀,做為次保銀或多重保銀,並推動其與本國金融機構結盟、引進專業,才有助孕育出台灣特色的跨境保銀。

 
今年車市銷42萬輛 可望達標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車市累計今年以來到12月20日總計掛牌量39萬6,712輛,和泰車發言人謝富來昨(21)日表示,貨物稅條例補助汰舊換新過關後,各家車廠將全面搶攻今年最後十天掛牌量,原先預估全年42萬輛目標可望過關。

車市12月前20天掛牌17,753輛,今年以來至12月20日總掛牌量39萬6,712輛,年減1.5%,距42萬輛目標仍有2.3萬輛差距。

但業者認為,12月最後十天掛牌量將超過前20天的規模。主要是12月前20天因貨物稅補貼汰舊換新修正案尚未過關,買氣觀望,國產車品牌影響較大,包括和泰車、裕日車、中華車、現代車、福特、本田等都受到影響。和泰車分析,主要是5萬元的貨物稅補貼占車價比重相當高,但在觀望因素排除後,月底買氣有機會爆發。

車輛公會理事長蔡文榮認為,未來五年每年將因此可增加5萬輛車市規模,明年全年樂觀預期可達47萬輛。今年雖只剩十個營業日,但銷售人員從上周五開始火力全開,說服原本觀望的客戶,預期最後十天掛牌量相當可觀。

中華車猛衝年底業績,除政府舊換新最高補助5萬元外,月底前購買乘用車可享30萬至60萬元不等的高額零利率貸款,並加贈「飛利浦氣炸鍋料理組」及現金抽獎活動,總獎額100名,最高可獨得20萬元現金。

和泰車指出,在5萬元補助案過關後,和泰車原本12月購車就有的55吋大電視、3萬元購車金與零利率分期,已高達11萬元,再加上5萬元,價值高達16萬元,優惠幅度相當可觀,成為搶攻年底業績的最有力條件。

 
漢翔打世界盃 組A-team 4.0
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漢翔倡議成立「A-team 4.0」,昨(21)日舉辦「台灣航空產業論壇」,現場擠爆,吸引超過180家台灣航太上下游供應鏈廠商參加,包括中鋼、華航、長榮航宇、東台等業者響應。

漢翔董事長廖榮鑫說,航太產業是一個國家工業水準的重要指標,且肩負著國防與經濟發展的雙重使命。漢翔希望透過籌組國內航太「A-team 4.0」,進一步強化供應鏈體系,促進業界合作、提升層次及整體競爭力,先贏得亞洲盃,再力拚「世界盃」。

A-Team 4.0要結合價值觀、理念相近的廠商,從原物料、機械設備、生產製造及物流運輸等多方面整合,提升我國在國際航空產業競爭實力。

昨天出席漢翔航空產業論壇的包括華航總經理張有恆、中鋼執行副總王錫欽、長榮航宇總經理李緯章、東台董事長嚴瑞雄等人。

廖榮鑫表示,要打進航太產業供應鏈,需要經過嚴格的認證及輔導工程,國內許多廠商有此能耐,但卻不得其門而入。漢翔希望扮演穿針引線角色,把台灣有實力的廠商領進門。

他以中鋼為例,在鋁合金、超合金甚至鈦合金技術等方面,都有機會應用在航太工業,漢翔希望協助中鋼申請取得航太認證,未來漢翔取得零組件訂單,也能採用中鋼的產品。

王錫欽說,航太業符合中鋼朝向高值化發展的政策,很高興漢翔將中鋼拉進A-team 4.0行列,中鋼已經著手展開系統認證、製程認證、航太認證等多項準備工作。

 
10年債殖利率 可能跌破1%
記者陳美君、吳苡辰/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央銀行上周四降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帶動國內長短期利率全面下滑,10年期公債殖利率昨(21)日續跌4.74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等於0.01個百分點),收在1.0499%,今日10年券是否跌破8月底創下的盤中低點1.025%,刷新歷史新低紀錄,頗受矚目。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圈主管表示,表面上9月與12月都是降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但反映在市場實質利率上,央行這次有擴大降幅的傾向。以隔夜拆款利率為例,這次降息隔天便大舉下修6.6個基本點,昨日再下修0.2個基本點至0.237%,連兩日降幅,非常接近實質利率調幅7個基本點,是過去十分罕見的狀況。

至於10年期公債殖利率很可能跌破1%大關,看在債券商主管眼中,代表台灣進入全新利率時代,貨幣寬鬆程度比擬實施負利率的歐洲及實施量化及質化寬鬆(QQE)的日本,「可以說彭總裁正在實施台版量化寬鬆」,且從公債利率屢屢破底看來,市場研判台灣景氣比金融海嘯時期還要更壞。

5年期主流公債殖利率昨日再跌4.55個基本點,終場收在0.6166%,續創歷史低點。

債券交易員說,從經濟數據來看,金融海嘯就像被車撞,受國外影響,國內經濟瞬間變糟,但沒多久景氣就大幅度翻轉,但這次的景氣衰退,有點像是「L」型,猶如慢性病一般久久無法治癒,若要達到央行所稱的「潛在產出」,估計經濟成長率要達到3%~3.5%,恐怕要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央行總裁彭淮南上周四的會後談話透露,未來貨幣政策將比預期的更為「鴿」派。

券商主管說,台灣已經「日本化」,人口老化、產業競爭力下降、長期低利率、資金浮濫,差別是相較於日 本的零利率,台灣實質利率仍高,央行還有調降利率的空間。

券商主管認為,彭總裁這次讓台灣與美國貨幣政策脫鉤,若經濟仍不見好轉,「藥還可能會下重些」,情況和美國復甦前的聯準會政策,有頗多雷同之處,只要物價沒問題、貨幣可盡量寬鬆刺激經濟。

金融圈主管說,台灣和美國經濟連結性脫鉤,原因和台灣產業過度集中與競爭力衰退有關,儘管貨幣政策未必使得上力,但只要經濟不好,台灣利率就不會升甚至可能再降,是2016年貨幣政策的既定趨勢。

 
美查鋼鐵傾銷 結果今出爐
記者吳秉鍇/高雄報導/經濟日報
全球鋼市低迷,台灣鋼廠陸續遭美國、歐盟、加拿大、澳洲、印度等進行反傾銷調查或提高關稅;其中,最令業界關注的美國對鍍面鋼材反傾銷案將於21日 (美國時間)做出初判,若能低空飛過,有利中鋼等明年美國市場接單。

據了解,今年在大陸鋼鐵產能過剩,加大外銷力道,卻遭逢各國經濟發展趨緩等影響,讓鋼市提前進入寒冬,除各國鋼鐵業普遍陷入虧損,甚至倒閉外,同時掀起關稅保護戰。

業者表示,我國鋼廠今年來遭遇反傾銷調查,遍及各主力進口國家,像美國針對台灣在內五個地區的鍍面鋼材提出補貼、傾銷調查;歐盟對不□鋼冷軋祭出反傾銷關稅;澳洲對熱軋、鍍鋅、鋼筋調查反傾銷;加拿大調查中厚板傾銷等。

至於提高關稅方面,除印度已宣布調高熱軋關稅20%,東南亞如泰國和馬來西亞政府,在當地提業者提出申請下,目前也正研議中。

至今為止,影響台灣鋼鐵業最鉅的則是美國的鍍面鋼材補貼、傾銷調查案。

業者指出,該案有關補貼部分,美國商務部11月初做出初判,認定台灣鋼廠無補貼情況,反觀大陸被認定有26.26%~235.6%的補貼,韓國也有0.6%~1.37%的補貼情況。將被課反補貼稅。

傾銷方面,美國商務部預計今日進一步公布初判結果,若也能過關,對銷美相關廠商如中鋼、中鴻、燁輝、盛餘、裕鐵等將是一利多。

據了解,受到美國對台廠展開鍍面鋼品傾銷、補貼調查影響,已造成美國貿易商和下游對台下單轉趨保守,加上需求也相對減少,台廠銷美接單均減少約三成。

 
石化業促設專區 延續競爭力
記者潘羿菁/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去年高雄發生氣爆事件,加深民眾對民宅緊鄰石化工業區的疑慮,加上仁大石化工業區未來將改為乙種工業用地,國內石化業者擴建產能時將面臨無處可去的窘境,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與國內多家石化業者均呼籲成立石化專區,才能延續國內石化業者的競爭力。

近期彭淮南兩度呼籲政府成立石化產業專區,主因彭淮南對占台灣製造業三成比重的石化業發展前景感到擔憂。

彭淮南建議,政府可以參考新加坡裕廊島發展石化業的經驗,引進循環工業區概念,兼顧環保與經濟成長。

新加坡在1995年起,將七座被海水和沼澤環繞的小島,以填海造陸方式,創造面積3,200公頃的裕廊島石化專區,吸引Shell等跨國石化業者在當地投資,總投資金額逾2,500億美元。這也顯示出地小人稠的國家,也有發展石化業的本錢。

不同於台灣石化業同時有出口與內銷,新加坡的石化業多數以外銷為主。

台灣石化產業從上游到下游均有完整的產業鏈,又有電子、塑膠、橡膠等關連產業支撐市場需求,不論從市場取向或投資面向,台灣都比新加坡更具有發展石化業的條件。

石化公會理事長陳寶郎指出,高雄氣爆事件發生後,地方政府與民眾對發展石化產業難免有疑慮,但有此疑慮就更應該加速推動石化專區,讓石化業者設廠能有去處,且因為集中在特定區域,包括管線輸送、工安管理都能統一管理,不但具經濟效益,又能降低工安風險。

石化業者指出,推動石化專區的主要障礙是環保及政治議題。

過去我國推動七輕、八輕與國光石化均告觸礁,石化專區能否順利推動,應先進行相關可行性評估。

業者建議,政府考量將石化專區的規畫與時程納入整體國土規畫,並仿照裕廊島模式建立單一窗口,協助業者處理環保、建築法規等問題,減少業者遭遇的困難。

石化業評估,設立石化專區後,除可創造就業,也可凝聚研發能量,推動產業升級;業者間可藉此降低建置成本、共享公用設施;上中下游業者集中於專區設廠,業者可依不同進料需求及價格調整進料種類,取得最好的進料策略。

 
《首爾個性小時光》贈書活動
就算去過首爾數十次,每每還是能再添新回憶!邀您一同精彩地吃喝玩樂玩遍首爾,來一趟《首爾個性小時光》吧!

台灣的道德底線
波多影片,非在戲院上演、劇情偶而出現裸露畫面的3級片,而是色情結合犯罪的幻想片。隨媒體熱炒,波多影片在台銷量大增,對台灣好嗎?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