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7日 星期四

【理財周刊802期封面故事】避開景氣變數的 穩當投資策略 就是要安打


結合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元化的科學,【科學少年雜誌親子報】精選雜誌內容,給你有趣又好玩的科學知識。 【風車童書報】專為學齡前小朋友設計,讓父母和小朋友一起玩立體勞作、益智七巧板、拼圖等有趣的遊戲!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01/07  |  第584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封面故事 站上全球最新消費趨勢浪頭
 特別企劃 2016全面周休二日 勞資如何共創雙贏?
 活動快遞 【理善大家來】幫38位清寒孩子募集過年禮物
 
站上全球最新消費趨勢浪頭
文.馮泉富
全球高齡化社會消費趨勢成形。一般服飾、消費電子、日用品、百貨商場等,市況隨青壯人口成長減速而趨緩,但餐飲、旅遊、醫療、金融服務等隨退休族激增而加速成長。

2016年全球政經環境是個變數多又複雜的一年,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領導人之一(美國總統)將更替,政策的延續性能否貫徹,牽連著地緣政治的板塊移動,也影響著重要經貿組織的進程,加上諸如匯率、債券市場、升息速度、原油價格等等變數,難怪總統府資政陳冲要說:「2016年是歷年最難預估的一年」。

從美國人口老化看危機與商機

目前全球景氣能見度相對較高的主要經濟體僅剩美國,全球莫不寄望美國能撐起全世界經濟及貿易的增長,尤其是嗷嗷待哺的亞洲出口重度依賴國。為了進一步了解美國的需求內涵,我們就由人口結構的演變來深度解析美國內需變化。

人口老化問題,老生常談眾所周知,甚至於被全球許多國家列為國安問題,但是老化的相對程度如何、未來老化速度的預估、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國家財政的規劃,投資人較少深入了解,更別提中長線投資的策略規劃。

以美國為例,美國目前的人口數量為三億二千餘萬,而在2000年時老年人口(六十五歲以上)大約有三千五百萬人,到了2010年,變成約四千萬人,美國統計局預估2020年老年人口會達到五千五百萬人,從西元二千年到2010年增加15%,從2010到2020年,增加36%。這相對於低於六十五歲的人口只成長8.7%速度快很多。

到了2030年,這個老年人口數字會變成7210萬;屆時由2000年原本12.4%的老年人口比例,到2030年將變成19%, 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即會達到總人口的近五分之一。

美國統計局預估2033年老人將超過年輕人,將是歷史上首次六十五歲以上老人超過十八歲以下年輕人。而未來國家生產力更將因生育率低,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大幅增加而被大量侵蝕,這也是各國不得不重視的嚴肅課題。

目前美國人口增加率約0.72%,代表每年新增人口數為230萬人,以年齡分布區塊來看,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增加數占總新增人數約60%。這代表十八歲以下的年輕人與十九∼六十四歲的勞動人口增幅趨緩,退休老人增幅陡峭,將影響未來美國消費商品結構與儲蓄行為。

醫療照護需求增 儲蓄率將提高

六十五歲以上的退休人群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仍是因為健康所造成的醫療及照護等財務問題,由此可大膽推論未來美國的儲蓄率肯定會提高,因為「Live too long but No money」的問題會浮現。

摩根大通研究中心調查發現,2014年十月以來油價大跌且美國就業市場穩定成長,但美國消費支出增幅卻不如預期,原因是高收入戶及老年人看緊荷包是問題癥結。

這項報告是摩根大通在全美十五大都會區調查四千八百萬名客戶所得的結果,說明了低油價、就業及薪資成長等正面因素未能加速整體消費支出成長的主因。

預估美國去年第四季個人存款率將攀升至近三年最高,家庭信用擴張速度寫下史上最慢,顯示很多美國人正致力於削減債務控制消費。

尤其美國年輕人未來必須要承擔照顧更多老年人的責任。美國老年扶養比(Aged Dependency ratio)自2009年到2013年,已經從19增加到21,亦即每百位工作人口2013年需照顧二十一位老人,預估到2028年每百位工作人口將要扶養三十個老年人(不包括小孩),工作人口不停地下降,這些少數人將負擔更沉重的稅務,更糟的是,近十年來,四十五∼六十四歲的工作人口增加了31%之多,他們即將在未來變成老人與老老人。

嬰兒潮世代進入退休潮後,將會徹底改變美國的內需消費趨勢。目前美國的民間消費占總GDP約七成,而服務消費又占了民間總消費的七成,亦即美國的服務業消費占整體經濟的比重約為五成。

退休族激增 相關服務業加速成長

過去在景氣擴張週期時,商品和服務的成長大致會呈現同步的態勢,不過,這趨勢在未來新一輪的經濟擴張週期將會改變。

一般服飾、消費電子產品、日用品、百貨商場等消費將隨著青壯年人口的成長減速而趨緩,但服務相關消費,如餐飲、旅遊、醫療、金融服務,等則會隨著退休族的人數快速增加而呈現加速成長。

2015年正是人口結構開始調整的重大起始年,未來這樣的趨勢將愈越發明顯不易扭轉。對於投資市場的衝擊,主要將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必須是以內需為主、服務為主,由這個方向大致可以歸納出金融服務、醫療服務、健康食品、餐飲、觀光娛樂。

可惜的是,這些都不是台灣企業能輕易切入的市場,看得到卻吃不到。對亞洲的出口國而言,面臨的風險遠大於機遇,原因在於人口結構劇變所導致的消費型態調整,首當其衝的就是以美國為終端市場的商品生產國。

過去美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終端消費國,當經濟進入成長週期後,總是可以拉動新興市場的外部需求,讓新興市場雨露均霑,也同享成長榮景。

但這次不一樣了,人口結構改變使亞洲出口國面臨不可逆的消費型態轉變。連其他的大型消費市場如歐洲、日本,幾乎全部呈現和美國一樣的消費型態轉變(銀髮世代消費崛起),對商品實物出口國來說,無論是服飾、日用品、消費電子產品、家用電器等等,需求不易成長,供過於求的情況可能益趨嚴重。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802期;另推出《行動版APP》即時掌握最新理財資訊。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

 
2016全面周休二日 勞資如何共創雙贏?
文.洪寶山
政府為提升國民生活品質,從今(2016)年開始全面實施周休二日,職場勞動工作者以每周工作五天為原則,勞工的法定工作時間從兩周八十四小時縮減為每周四十小時。全面周休二日雖然增加勞工的小確幸,但在景氣未見起色下,卻是讓辛苦經營的企業更加重營運的負擔。

勞工的權益固然要照顧,但企業的經營亦將面臨挑戰。如果人事成本愈來愈高導致廠商外移,就業率恐怕又將陷入衰退窘境。勞資雙方本來應該是共榮共存的生命共同體,但卻常常因為各自權益立場不同而產生對立,長年處理勞務管理也輔導企業界解決很多勞務爭端的陳瑞珠,要以平益的立場來解讀勞資爭議的相關問題。

陳瑞珠認為,現在職場生態跟以前有很大的差別,三至五年級生剛進入職場時都是任勞任怨,為了能夠脫穎而出受到公司重用,主管交代的事情一定使命必達。但現在是一個維權的世代,年輕朋友要的是小確幸及自身權益的保障,卻忽略了應承擔的責任,以至於勞資雙方的認知差距愈來愈大。再加上一些對勞基法認知上的錯誤,當勞工感覺到權利未受到公平對待,同時可能忽略了自身應盡的義務時,勞資糾紛就會愈來愈多。

權益、義務對等 並依循法律規範

勞工權益的保障很重要,但是勞工應盡的義務也同樣重要,當義務沒有盡到的時候想要請求權益可能會窒礙難行。陳瑞珠常提醒年輕朋友不要總是想:「我可以主張什麼!」她舉一個新聞事件為例,一位學姐撿到學妹的錢,學姐依法主張三成報酬,同時表示如果拿不到三成報酬就不把錢還給學妹。在這個案例中學姐的主張沒有錯,不過,學姐只知道民法前半段賦予她的權益,但她「如果無法得到報酬就不返還拾獲金錢」的主張可能觸犯侵占罪,本來是依法的主張反而變成犯法的行為,所以在主張權益的時候對法律要有完整的瞭解。

陳瑞珠再舉一個「遲到」的判例:有一個年輕人習慣性的上班遲到,雇主以「勞基法第十二條違反工作情節重大」予以開除,並且依法不需給付資遣費。被開除的年輕人提起訴訟,理由是「遲到已被扣薪並沒有佔到公司便宜,為什麼可以被開除而且沒有資遣費?」結果年輕人敗訴,因為法院審查發現年輕人工作八個月竟遲到一百三十五天。這個年輕人忽略的是他應該要有一個良好的工作態度,守時是本分,應該在上班時間之前就到公司準備好進入工作的狀態,而不是匆匆忙忙趕到公司,遲到了還要在辦公室吃早餐,等心情穩定可以專心工作可能是一個小時之後了,這樣的工作狀態換做誰是老闆都不能接受。

事先定制度 避免產生爭議

另外,還要提醒的是,舊的一年剛剛過去,相信有很多公司在年底都會遇到員工拚命消化特休假的情況,這個狀況在十二月尤其明顯,過去投訴特休假應休未休的狀況也時常發生。按照勞基法的規定,員工服務滿一年就可以有特休假,特休假屬於年資假,是依員工服務年資所給予的權益,員工依法可以申請休特休假。

為了避免所有的員工都累積到年底休假造成人力短缺,或是因為工作量太大導致員工無法順利排休,甚至因為公司是否應該補發特休假應休未休的薪資而產生爭議,陳瑞珠建議公司在規範特休假時要納入「特休假排休(預排) 制度」。資方可以在年初先幫員工預排特休,協助員工每月平均消化特休假,員工則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提前一到二個月進行協商調整。

如果員工應休未休是資方的原因,資方必須要補足工資給勞方。但若公司按照規定幫員工安排特休且員工沒有異議,但休假當天員工又跑來上班,事後再跟公司爭取特休,這個責任不在資方而在勞方,因為按規定排休的當天就視員工為休假。陳瑞珠強調,這就是制度,如果沒有事先定制度就會產生很多爭議。

有時候勞資爭議之所以發生是因為主管跟員工之間的對應溝通產生問題,因此人資主管的溝通協調能力也非常重要,如果因為對應不好而產生勞資糾紛,甚至讓勞方去告了資方,對資方會造成很多的困擾。訴訟一旦產生,首先資方就要面對勞動檢查,本來只是為了一個特休假問題,結果不但要檢查薪資是否低報,還要檢查出缺勤紀錄是否完備及有無會議紀錄等等,如果這些資料剛好有缺失,自民國105年1月1日起新法實施後公司可能會被罰九萬至四十五萬元不等,不可不慎。

調解爭議 促進勞資雙方和諧

勞資糾紛一發生,有些調解委員會希望資方讓一步,給勞方一點補償以解決問題,針對這樣的狀況陳瑞珠認為政府有責任要端正目前勞資調解會議的風氣。陳瑞珠表示,在處理勞資爭議調解時,調解人一定要站在中立且公正的立場,先瞭解雙方主張的內容是否屬實才能做判斷。調解會議是要降低勞資爭議,促進勞資雙方和諧,而不是擴大對立、幫勞工出氣或是讓資方有不平等的對待。

陳瑞珠說,為避免在勞資爭議上被要求「花錢消災」、「息事寧人」,公司的管理制度一定要嚴格落實,比如製作出缺勤紀錄、工作日誌、會議紀錄等等,在爭執發生時才能提出有效證據。例如,曾有業務行銷人員因為表現一直未如預期,又被公司查出每天外出但並未如實拜訪客戶而遭到解雇,被解雇員工心有不甘而對公司提出主管性騷擾等不實指控。陳瑞珠表示,如果公司平時有依照制度進行管理,就可以提出有效的佐證。

比如說,員工每天都有填寫工作日報表,主管只要打電話給受拜訪公司詢問,就可以確認員工是否如實填寫其所執行的工作。勞基法雖然是保障勞工權益,但是勞基法也規定員工不可以欺騙雇主,若員工填寫不實的工作日報表,雇主對於這樣不可信任的員工當然可以解雇,而且不必支付資遣費,也不必預告。

當員工因上述原因遭解雇拿不到資遣費時,為免員工產生不滿或報復的情緒,此時人資的角色就非常重要。人資要告訴被解雇員工:第一,填寫不實的工作日報表已是偽造文書,第二,未付出勞務但領取薪資也可能是詐領薪資,屬業務侵占,公司有權要求其返還這幾個月的薪資,但公司卻願意從輕從寬不予追究只是解雇。只要人資把這樣的道理講給對方聽,對方應該能夠理解,不會再生事端。

如果被解雇員工真的到勞工局提出不實指控,資方可提出相關資料向勞工局說明,如果勞工局還是對資方開罰,資方可以提出申覆,申覆是資方的救濟管道,申覆的公文會送到勞資爭議審議委員會,委員會將會進行調查。如果還是產生偏頗的情況而進行訴訟,法院也會根據事實進行調查,並非勞工對勞資爭議提出的反控都能夠得利。

端正職場倫理風氣 勞資各守本分

有些時候被資遣員工會透過媒體吸引關注,如果媒體處理不當很容易讓年輕人覺得可以任意控告雇主,雇主也拿他們沒有辦法。事實上,當勞工行為有偏差的時候,媒體有責任用中立的報導來導正職場倫理與風氣。而對於員工不實的指控資方當然要表明,這不僅僅是裁罰的問題,還牽涉到公司的信譽,畢竟所有的勞動裁罰事件都會被登錄到勞動局網站上。

勞工是公司的資產,沒有勞工公司就不能運作,經濟就不能發展;但是,沒有公司,勞工就沒有工作、沒有收入,沒有辦法享受工作之餘周休二日的小確幸。所以勞資雙方應該互相理解、互相扶持,目標一致,才能一起攜手共創雙贏!

勞動專家 陳瑞珠

諮芮勞務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總經理

HR人資總顧問/勞動專家/勞動法專欄作家

中華民國勞動部勞資爭議獨任調解人

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勞資關係委員

FM Radio廣播電台職場勞動資訊「陳瑞珠時間」主持人/製作人

學歷:輔大法律研究所法學碩士

著作:《上班族職場Q&A》、《企業勞務管理法律手冊》(1.2.3.4.5集)

專長:勞動法規諮詢/勞基法管理實務/勞動契約/工作規則/薪資政策/勞務成本/人事規章/勞資爭議/爭議調解/職業災害/勞資會議/勞退新制/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勞保/健保/勞工退休金提撥業務諮詢

公司網站:http://www.chuchu.com.tw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802期;另推出《行動版APP》即時掌握最新理財資訊。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訂閱理財周刊電子雜誌

 
【理善大家來】幫38位清寒孩子募集過年禮物
※理財周刊802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站上全球最新消費趨勢浪頭
◎與孫慶龍有約>人民幣重貶 對台灣三大負面影響
◎楚狂人論壇>三大線索 決定台股未來走勢
◎產業追蹤>雲端儲存夯 喬鼎、普安訂單回升
◎理財我最大>2016全面周休二日 陳瑞珠:勞資如何共創雙贏?
◎呂佳霖箱波均>隨波推浪箱波均─ 破解波浪的盲點
◎房地產會客室>2016年房市趨緩潛藏之「12345密碼」
◎兩岸互聯網觀察>二○一五中國大陸 互聯網市場總結(下)
◎陸股脈動>選股不選市 醫療保健商機 方興未艾
◎洪寶山發行人語>你也能翻轉幸福

�【理周專屬】2016金猴福袋 報課程79折起

�【理善大家來】幫38位清寒孩子募集過年禮物

�全球大跌 買什麼最賺錢?(陳韋翰-米可)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