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5日 星期二

TVBS港資退場 王雪紅全吃


【or旅讀中國電子報】提供獨特多元的中國旅遊提案、文化觀察參照,讓你藉旅遊、深入生活之際,掌握其脈動。 以英文角度感受臺北的魅力,【TAIPEI英文季刊電子報】給你流行話題、美食景點不同主題的精彩報導。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6/01/05 第386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今日財經頭條 TVBS港資退場 王雪紅全吃
王雪紅媒體版圖 張孝威最重要操盤手
TVBS下一步…衝刺頻道規模
報喜…華映 全面取消無薪假
報憂…無薪假 家數繼續攀升
保供電 加碼需量競價目標
台灣產業整骨 PMI現止跌訊號
歷史新高…台電去年11個月 盈餘611億
台電超額盈餘 將回饋全民
國際財經要聞 彭博資訊專欄/聯準會決策…data重於date
亞洲央行總裁 今年大搬風
Fed鷹派喊話 加快升息步伐
2016開盤 全球股匯大波動
紐時分析:亞股開年重挫 不會是今年唯一
其他財經要聞 櫻桃鴨+電動車 蘭城晶英表現亮眼
華膳空廚年菜 銷售旺
發展旅宿業…三大隱憂
江國星點子多 做大蘭城晶英
超商雙雄衝店取 績增40%
全家大突破 推冷凍配送
統一攜蝦皮 添百萬客戶

★ 台股重要指標:外資買賣超投信買賣超自營商買賣超融資增減排行融券增減排行
今日財經頭條
TVBS港資退場 王雪紅全吃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聯意製作(TVBS)大股東利茂、德恩、連信投資公司昨(4)日再斥資43.43億元,從香港廣播電視(TVB)旗下東方彩視手上買下TVBS的47%股權。交易完成後,港資全面撤出TVBS,使得TVBS成為100%的台資電視台。

利茂等三家投資公司董事及監察人都是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的教友,關係密切,因此外界將王雪紅視為是TVBS背後最大股東,但未獲證實。此次交易,業界仍解讀為王雪紅友好陣營出手,將TVBS股權全數吃下。加計前次買進TVBS股權,王雪紅友好陣營前後兩次以新台幣約90.38億元吃下TVBS全數持股。

香港TVB原為邵氏家族擁有,2011年邵氏家族將TVB的26%持股賣給香港殼王陳國強及王雪紅等股東合組的Young Lion投資集團,現在Young Lion投資集團是香港TVB最大股東。

TVBS昨日表示,本案將於近日送請經濟部投審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審核。利茂等投資方也透過新聞稿表示,未來經營將借重現有團隊,從台灣觀點布局全球。

去年TVBS稅後純益7.52億元,年增5%,綜觀台灣頻道產業,東森與三立分別是台灣頻道業者中獲利前兩名,TVBS排名第三。

TVB表示,對台灣投資套現之後,將專注在財務及管理資源,鞏固在香港及中國等具發展潛力的市場地位。

未來TVBS董事會將全部由利茂等台資企業派任,在經營及對外拓展業務上也將更獨立自主,張孝威領軍的經營團隊也可望大展拳腳,全力拓展頻道版圖,拓展新媒體及OTT等新領域。

 
王雪紅媒體版圖 張孝威最重要操盤手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旗下媒體版圖,涵蓋TVBS及台灣最大內容供應商Catchplay,TVBS董事長張孝威則是王雪紅媒體版圖最重要的操盤大將。

張孝威三年多前從電信老將轉戰媒體產業,擔任TVBS董事長及Catchplay媒體控股董事長。

張孝威自稱是新聞外行,卻領導台灣收視率最好的新聞台,一開始張孝威只做觀察員角色,直到新聞台某次連續兩個月收視率掉到第二名,才決定介入。他找來TVBS執行副總廖福順接掌新聞部,並設立三個副總監各司其職,讓TVBS新聞台收視率回到第一,甚至領先第二名七個百分點。

現在張孝威已經不是新聞外行,更期許媒體是社會良心,是教育者,要講真理,非個人觀點,要報導事實,非人云亦云,有歷史觀,就不會誤判政局,要認清民意跟民粹,媒體可以有觀點,但要建立在普世價值上。

 
TVBS下一步…衝刺頻道規模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TVBS股權將由台資股東全數掌握,董事長張孝威規劃,下一步要透過併購,增加經營頻道數的規模,鎖定電影、綜藝及戲劇頻道,並將投入OTT產業。以下為張孝威專訪摘要:

問:TVBS有併購計畫?

答:東森電視旗下有八個頻道,也發揮一定競爭優勢,頻道整併將是未來趨勢,目前TVBS擁有三個頻道及MOD上的TVB8,未來希望可以透過併購頻道增加新頻道,包含電影、戲劇及綜藝等,達五到六個頻道規模。

受限於法規限制,無法進行單一頻道交易,希望政府在法規上可以鬆綁,讓頻道可以切割單獨銷售,而不一定要綑綁整個公司交易。

問:對OTT發展看法?

答:OTT、MOD及有線電視都是載具,未來傳統收視平台擋不住OTT趨勢。

但OTT也將面臨商業模式的問題,有線電視花了很多年的時間,建構完善的收費機制,MOD則走向電信收費機制,OTT要上哪收錢、怎麼收錢,都是一個要思考的問題。

問:未來TVBS發展OTT計畫,與關係企業Catchplay合作計畫?

答:近期TVBS積極投入自製戲劇,打造原創概念劇,未來將與Catchplay合作,建構豐富內容,同時扮演內容集成商的角色,不排除和任何一家內容合作,先匯集內容,做大經濟規模,之後找到成功的商業模式。

TVBS擁有熟悉電信、有線電視及頻道的團隊,可說是最有條件可以做OTT的團隊,已經開始籌畫OTT事業。

 
報喜…華映 全面取消無薪假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聯合報
僅管面板產業市場挑戰仍然嚴峻,華映(2475)總經理林盛昌仍然在2016年元旦開年凌晨,向華映員工宣布「全面取消實施無薪假」的振奮人心好消息。

華映原訂實施至今年元月底的2,515名員工無薪假,提早一個月解除。林盛昌表示,提前取消無薪假,是希望激勵員工士氣,讓全員就戰鬥位置,共同朝拉升高毛利車載、工控產品;及消費性產品占比大幅減半目標邁進。

華映昨天在新年上班首日,舉行「新年度工作目標宣示大會」,由董事長林蔚山及總經理盛昌主持,各單位主管全員出席,會中揭櫫2016年的營運方針:將貫徹高毛利產品極大化;厲行撙節成本、調整組織與人力結構。

華映昨天並同步通知桃園市政府勞工局,華映已自今年元旦起,取消無薪休假,員工恢復正常工時。

林盛昌說,華映利用去年底出售一座4 代廠予子公司凌巨、關閉一座4.5代廠,將產品線全數集中在一座4.5代廠及 6代廠生產,成功將原本為填滿產能,反而受制於客戶的「訂單選擇華映」的 劣勢,扭轉為目前的「華映有權選擇訂單」的優勢。

林盛昌表示,華映去年底花了二個月的時間,靜下來檢討過去、擘劃未來。他在元旦給華映全體員工的一封信中坦言:「 全球經濟成長趨緩,以及消費性電子市場需求嚴重衰退,各家面板廠紛紛削價搶占客戶與市場,嚴重衝擊華映的營運。華映必須盡最大的努力來精簡營運成本,積極力求公司體質改善,提高產業競爭力。」

他說:「現階段面臨的挑戰很多,經營仍相當辛苦,但華映已準備好因應這艱鉅的營運挑戰。」而林盛昌向員工證實:「華映的營運緩步朝正向改善當中」。

 
報憂…無薪假 家數繼續攀升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聯合報
勞動部昨日公布最新無薪假統計,截至去年底,有57家公司、4756人放無薪假,較半個月前增加8家、379人;華映昨也通報桃園市勞動局,自元旦起取消無薪假,該廠有2515人恢復正常上班,將在下一期統計中反映。

勞動部表示,企業實施無薪假最長不能超過三個月,每月薪資不得低於基本工資,且須經過勞資協商。官員表示,華映實施無薪假人數高達2515人,原應自今年1月底才到期,華映提早一個月結束無薪假,有助於下一期無薪假人數下修。

截至去年底止,有57家公司、4756人放無薪假;和上一期相較,有4家結束無薪假,但新增12家實施無薪假,因此家數和人數皆向上攀升。

勞動部指出,在實施無薪假57公司中,其中24家是電子業,26家為一般製造業,7家為其他業;七成公司實施無薪假人數在50人以下,6家超過100人以上。實施天數多為每月4至8天。

勞動部也發布去年11月實施大量解僱人數有22家、875人,累計去年前11月實施大量解僱有248家、14602人。和前一年同期212家、9762人相較,顯示這波不景氣讓實施大量解僱家數和人數都明顯增加。

官員表示,就近期統計數字觀察,大量解僱情況並無巨幅波動情況,不過官員也預告,已接獲松青超市通報將實施大量解僱,預期在未來2個月內反映在統計上。

官員表示,不便透露松青超市通報大量解僱人數。松青超市雖因經營困難,但已確定由全聯接手,員工也將由全聯承接,最後大量解僱人數並不確定。

累計去年前11月統計,實施大量解僱以製造業為最大宗,有91家、高達8927人;其次為批發零售業52家、1691人;金融保險業則有3家、768人;住宿餐飲具有27家、718人;支援服務業有8家、539人;資訊及通訊傳播業則有14家、507人。

 
保供電 加碼需量競價目標
記者吳馥馨/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藍綠兩黨總統候選人都表態要非核家園,電力供給遲早出現缺口,台電今年將致力「削峰填谷」,將需量競價目標加碼為去年的十倍,並與能源局研議在夏季尖峰用電時段鬆綁汽電共生發電收購限制,確保供電無虞。

需量競價為台電去年試行的「削峰填谷」措施,藉由尖峰時間向用電大戶買回電力,以保障民生用電無虞;回購價最高每度電10元,成交價由競標決定。累計去年5月至10月期間,試辦需量競價制度最終減少用電5.62萬瓩。台電表示,今年減少用電目標將擴大約去年十倍,達50萬瓩;受理可競標對象仍維持契約容量100KW(瓩)以上的高壓用戶,暫不擴大到民生用戶。

能源局表示,需量競價的競標價格上限將維持每度10元,為增加業者參與需量競價的誘因,台電今年將從每周報價改成每日報價,工廠可視隔日生產排程參與競價;另外也將人工報價改成上網競價。

至於汽電共生發電收購限制,考量汽電共生發電,是生產過程有餘裕用電,始得售電,故目前是規定業者平均熱效率達52%以上,才能將多餘電力賣給台電。考量若接單淡季、產能未開,以致熱效率未達標準就不能售電,但台電或有緊急需求,故今年擬在夏季尖峰時段下調熱效率標準。

 
台灣產業整骨 PMI現止跌訊號
記者潘姿羽/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中經院昨(4)日公布2015年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6.6,連六月呈現緊縮,但較上月已回升1.5。中經院院長吳中書認為,景氣處調整階段,但已有止跌跡象。

PMI以及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NMI)均以50作為景氣榮枯線,指數大於50代表景氣呈現擴張,小於50則呈現緊縮。12月PMI與NMI雙雙回升,NMI上揚1.3至50,從前月的緊縮轉為持平。

展望今年經濟表現,吳中書認為今年上半年不確定因素較多,將抑制經濟成長動能;假如已開發國家經濟如預期持穩,有助於帶動全球緩步復甦,但現在看來黑天鵝還不少,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以及新興經濟體今年經濟發展會是很大的不定時炸彈,若經濟動能不如預期,將對台灣產生衝擊。

吳中書表示,從PMI、NMI近幾月表現來看,已有止跌現象,但景氣仍處調整階段,還不能確定觸底反彈;尤其PMI的新增出口訂單指數持續下探,NMI服務輸出和輸入的指數均明顯下跌,顯示全球景氣不確定因素仍高,國際經濟依舊疲軟,影響台灣表現。

12月六大產業的PMI,僅食品暨紡織維持擴張,其餘持續緊縮;若看PMI五項組成指標,新增訂單數量、生產數量、人力雇用數量、現有原物料存貨水準以及供應商交貨時間也都處於緊縮。

 
歷史新高…台電去年11個月 盈餘611億
記者邱莞仁/台北報導/聯合報
台電公司昨天舉辦四大事業部揭幕典禮,經濟部長鄧振中會後回應三位總統候選人的能源政策,他強調,「非核家園」是國內既有共識,但政策必須務實,要盡一切努力確保供電無虞。

鄧振中也呼籲,新版電價公式在去年四月上路後,已運作兩次,未來不論誰當選,都期盼能支持電價公式。

受惠國際燃料價格偏低,截至去年十一月,台電估算盈餘六百一十一億元,創歷年新高,四月電價是否調降,也引發關注。

台電表示,往年因機組例行大修,拉高發電成本,台電過去在十二月分幾乎都虧損,目前全年盈餘尚未加計十二月,是否能賺逾五百億,「一切都還很難說」。

台電指出,新版電價公式去年上路後,設定每年台電獲利最高只有一百七十二億,多賺的都要吐出來轉入「待調整帳戶」,且台電目前累積虧損仍達一千三百多億,據公司法規定,盈餘應優先彌補虧損,「多賺」與「多降電價」是兩個獨立事件。

能源局官員則表示,負債降低確實有助於提昇台電財務結構,但牽動電價調整的關鍵仍是燃料價格;預計春節後,召開今年首次電價審議委員會討論超額盈餘用途,不排除將盈餘投入再生能源使用。

 
台電超額盈餘 將回饋全民
記者吳馥馨/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台電明(6)日將公布去年獲利,預估全年可望大賺逾600億元,遠超法定盈餘。能源局長林全能昨日表示,台電超額盈餘,除4月1日降電價回饋全民,也將用於「電力供應品質提升」及「需求端效率提升」,最終用途則待電價審議委員會拍板。

成立70年的台電,昨天宣布啟動首次組織大改革,新設水火力發電、核能發電、輸供電、配售電等四大事業部,以「廠網分工」、「分離會計」核心措施,提升員工成本意識與服務效率,打破員工「吃大鍋飯」的心態。

台電組織變革籌劃三年,一路協助「催生」的現任經長鄧振中、前任經長張家祝、施顏祥昨天一同出席見證。鄧振中說,台電成立四大事業部有助發揮經營效率,也替日後的電業自由化做好因應準備;至於台電最終是否民營化,留待以後再來討論。

受惠於燃料成本大跌,台電去年賺到連高層都「大吃一驚」。根據電價公式,台電每年最多獲利5%,約172億元,換句話說,台電去年約有420億元的超額盈餘;怎麼用?各界都睜大眼睛看。

林全能表示,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已由各個發電事業部提撥「再生能源發展基金」支應,故台電超額盈餘不應該用於支付躉購費。超額盈餘用途將留待3月中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決定。

 
國際財經要聞
彭博資訊專欄/聯準會決策…data重於date
編譯任中原/經濟日報
過去一年來,投資人一直在問美國聯準會將於何時開始升息。現在這個問題已經有了答案,而投資人的注意力也轉移到未來數月及幾年內可能的升息形態:即利率將升到何處?升得多快?

答案連Fed自己都不知道,因為利率政策將看未來幾個月的經濟表現而定,但經濟情勢卻充滿不確定。因此Fed在對外溝通時也將面臨問題。為了避免訊息錯亂,Fed未來應重視經濟情勢,而避免提到升息的時間表。

此時此刻,對利率展望抱持「開放」心態便更為重要。在美國經濟擴張的大背景下,仍有一些層面陷入困境。

經濟雖持續成長,但速度偏慢。雖已逼近充分就業,但工資及物價上漲的信號卻相當薄弱。兼職人數居高不下,也顯示勞動市場仍存在相當多的閒置產能。

Fed在通膨開始升高之前先採取緊縮政策,實屬正確之舉,因為政策都會有「時間延後」效應。等待過久,風險將升高,因為一旦通膨明確上升,Fed便須大幅升息。但Fed也須審慎從事,以免在物價加速上升之前利率已經升過了頭。

決定是否「升過頭」的主要因素之一,是Fed願意讓通膨率暫時升破2%多久。Fed對通膨「破表」愈不當回事,在升息的過程中便能愈有耐心。

Fed主席葉倫曾表示,通膨率2%只是Fed的目標,卻非上限,這表示Fed可以忍受通膨率短暫「破表」。但依據Fed本身對通膨的預測顯示,通膨只會非常緩慢的趨近於2%的目標,卻不會超過。

Fed對外釋放的訊息如果太過分歧,將滋生流弊,且絕不僅限於通膨預期一端。葉倫經常表示利率政策「一切看數據」,而非依循既定的時間表。但其他決策官員說的卻是另一套;例如亞特蘭大區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洛克哈特便指出,「逐步升息並不表示每次會議都升息,更可能的情況是每隔一次會議就升息一次」。然而「每隔一次會議」與「一切看數據」顯然不同。

失業持續減少,使Fed於12月升息具有合理性,但Fed本身的升息時間表也是決定升息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Fed一直在暗示將於去年底前升息,使投資人幾乎已確定首次升息時機。但在首升之後,引導利率政策的應該是「數據(data)」,而非「日期(date)」;決策官員發表任何其他的說法,都不如三鍼其口。

(作者為彭博編輯群)

 
亞洲央行總裁 今年大搬風
編譯鍾詠翔/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在亞洲經濟不景氣之際,卻有不少國家央行將在今年走馬換將,澳洲和馬來西亞央行將任命新總裁,印度央行總裁的任期也將屆滿。

澳洲

經歷10年掌舵後,央行總裁史蒂文斯(Glenn Stevens)將在今年9月卸任。史蒂文斯任內最後幾年鐵礦砂價格暴跌,迫使央行將基準利率降至歷史新低。

印度

央行總裁拉姜(Raghuram Rajan)的任期將在今年結束,他尚未表態是否尋求連任。他在2013年接任總裁以來,不僅提高外匯存底,更與政府達成共識,同意設立通彭目標,維持物價穩定。

大馬

潔蒂(Zeti Akhtar Aziz)當了16年央行總裁後,將在今年4月卸任。她在任內提高央行的自主性,近來砲轟總理納吉也捲入其中的政治醜聞案,直言這已重創投資人對大馬的信心。關於下任總裁,潔蒂認為已有內部人選,一切等政府拍板定案。

南韓

今年央行總裁李柱烈仍在任內,但在七人政策委員會多數委員將在4月卸任。

台灣

彭淮南是亞洲任職時間最長的總裁,他在1998年就出任總裁。最近一任始於2013年,任期五年。

中國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是20國集團(G20)中任職時間最長的央行總裁,他在2013年續任央行行長,但市場不時傳出他將下台的消息。周小川力促金融市場改革,如爭取人民幣取得準備貨幣地位與國內利率市場化。

 
Fed鷹派喊話 加快升息步伐
編譯林昀嫻/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美國克里夫蘭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梅斯特(Loretta Mester)表示,她傾向今年美國聯準會(Fed)可更積極加快升息步伐,但也不反對其他官員先前提議今年僅採取四度升息的看法。

立場鷹派的梅斯特認為,Fed在去年12月宣布近十年來首度升息後,仍可在1月或往後的其他決策會議上再宣布升息,不須等通膨明確出現對緊縮決策有利的證據才來升息。

Fed先前表示,在12月升息後,將逐步推動進一步升息,且將仰賴美國經濟表現來決定升息步伐。Fed於12月根據17位高階決策官員的平均預期,今年將可能採四度升息。

梅斯特指出,逐步升息至正常水準的好處之一是,在決策官員針對利率於長期帶來的不確定性、經濟潛在成長率和長期失業率的因應措施下,還能讓決策官員可隨著時間變化重新調整決策。

梅斯特對美國今年經濟成長持樂觀態度,也認為今年升息次數可多於四次。她說:「我覺得目前預期的升息步伐還不錯,只是我偏向近期再加速升息,因我預測美國經濟成長將更大。」她預估,今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2.75%,增幅為2.5%,略高於其他官員所預估的2.4%。

 
2016開盤 全球股匯大波動
記者林宸誼/綜合報導/聯合報
昨天亞股新年開紅盤,沒想到人民幣匯率貶值、大陸景氣不佳,引發亞洲股匯市一片慘綠,大陸A股首個交易日即觸發「熔斷機制」,滬深300指數連跌破百分之五和百分之七上限,最終在下午一時卅四分停止交易,並提早一個半小時收盤。這也是大陸股市有交易以來,首度提早收盤。

中國大陸景氣不佳眾所周知,但開市首日通常有「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預期心理,沒想到人民幣重貶、陸股還跌到「休克」,大陸股匯表現讓人跌破眼鏡,外加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斷交,中東局勢有變,專家不禁直呼今年最大的「黑天鵝」來了。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分析,人民幣匯率大幅貶值、財新中國製造業經理人指數(PMI)數據不佳,及大股東售股禁令將解除等,都是昨天引發陸股暴跌的主因。

「熔斷機制」是指,在股市交易中,價格波動觸及一定幅度時,交易暫停一段時間,給市場一個冷靜期,讓投資人充分消化市場訊息,防止市場大幅下跌甚至發生股災,以維護市場穩定。大陸證監會去年十二月宣布,今年起實施股市熔斷機制計畫。沒想到,新年首日交易,陸股就二度「熔斷」。

昨天下午一時十二分,滬深300指數跌幅首次觸及百分之五熔斷機制的,滬深股市及股指期貨均暫停交易十五分鐘;恢復交易後不到六分鐘,滬深300指數下跌百分之七,滬深兩市及股指期貨全部暫停交易,直至收盤。

上證指數昨收三千二百九十六點,跌幅百分之六點八,創下逾四個月最大單日跌幅;滬深兩市逾二千八百檔個股中,僅四十四檔股票上漲。深圳成指跌幅高達百分之八點二。

台股昨天終場大跌二百廿三點,指數收八千一百十四點,寫下十七年最慘烈新年開紅盤走勢。外資大舉賣超一百卅九億元,也為一個月來最大金額。

台股昨天成交為七百七十億元,市值蒸發六千六百零九億元。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昨天率先「開貶」,早盤即貶破六點五元關卡,創四年半新低。亞洲貨幣貶值大戰開著開打,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跟著爆量重挫,昨天重挫一點七角,以卅三點二三六元,為逾三個月新低;成交量十八點九三億美元,逾三個月來最大。

 
紐時分析:亞股開年重挫 不會是今年唯一
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聯合報
紐約時報報導,由於大陸經濟持續降溫,加上美國升息趨勢確定,市場分析師認為,今年亞洲市場陰影籠罩,亞股會是動盪不安的一年;而亞股二○一六年首個交易日幾乎全面重挫,恐怕不會是今年唯一一次。

大陸民間數據顯示,大陸製造業意外下滑,加上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兩大產油國斷交,中東情勢引發投資人不安,大陸股市四日應聲重挫,甚至觸發全天熔斷機制,兩市暫停交易至收市。滬深三百指數大跌百分之五時,一度暫停交易十五分鐘;重開後賣壓依舊沉重,滬深三百指數大跌百分之七後,大陸股市下午一時卅四分停止交易,提前收盤。陸股和亞股重挫拖累歐美股,美股道瓊指數四日一開盤就大跌三百多點,跌幅超過百分之二。

「凱投宏觀」的大陸經濟學家伊凡斯─普里查德說,當局引進熔斷措施,市場即會傾向測試這些機制,因此四日停市並不全然令人意外,倒是熔斷機制會限制流動性,導致股市交易更加困難,市場更往下挫。

前膽未來,匯豐銀行股市策略師喬希說,今年亞股若有股市上漲,較可能是拜公司營收成長所賜,不太可能來自市場氛圍廣泛獲得改善 。

至於沙烏地阿拉伯處決什葉派教士尼姆,沙國與伊朗兩國關係爆發危機,中東地區緊張升高,分析家認為,除非沙國和伊朗無法控制局面導致內亂,影響原油供給,否則這項因素對市場影響應該有限。

在亞洲市場,油價四日一度因中東情勢不安而上漲百分之三,但其後又回落至原點。由於沙國堅持不減產原油,伊朗也期望今年稍後增加原油出口,供給面暢旺讓油價面臨上檔壓力。

澳盛的經濟學家指出,他們對大陸經濟的其他部分仍能撐起整體經濟成長懷抱希望,儘管製造業疲軟,對成長不利,但若服務業,尤其是金融業表現強勁,仍能抵銷製造業的疲弱。

 
其他財經要聞
櫻桃鴨+電動車 蘭城晶英表現亮眼
記者黃冠穎/台北報導/聯合報
宜蘭旅館市場蓬勃發展,先有礁溪老爺酒店奠定溫泉頂級客群,後有蘭城晶英酒店打開親子市場,而神祕低調的蘭城晶英酒店業主江國星,雖然一開始以門外漢之姿切入市場,卻獨具慧眼,徹底顛覆宜蘭觀光版圖。

蘭城晶英的表現有多亮眼?蘭城晶英在去年賣出超過7萬隻烤鴨,創造超過3億元的產值,是國內唯一餐飲和住房業績占比五五波的休閒度假飯店。

然而,比起烤鴨,蘭城晶英的住房表現更耀眼奪目,去年每晚平均房價逼近8,500元,年增超過三成,甚至超越礁溪老爺,顛覆溫泉飯店房價一定高於市區飯店的「鐵則」,而櫻桃鴨、兒童電動車可說是江國星的兩大秘密武器。

櫻桃鴨在酒店成立之初就有了,靠著口耳相傳打響名號,蘭城晶英在2012年設立芬朵奇堡搶攻親子度假市場,才是真正引爆人潮的關鍵,當年度平均房價立刻增加一成,到了2014年更加碼推出電動車樓層,將廊道改成跑道,讓家長心甘情願多付四分之一的房價。

很少人知道,蘭城晶英一開始會推出兒童電動車,其實和江國星熱愛名車有關,而大廳的賽車電玩也是江國星的最愛,雖然目前市場上有不少旅館都試圖複製蘭城晶英的模式,但是沒有業主的熱情和鼎力支持,始終少了一味。

江國星家族是台灣最大的銅進口商之一,和國內電線電纜廠商過從甚密,透過環華豐、榮江兩家公司經營蘭城新月廣場和蘭城晶英酒店,首度跨足飯店、百貨領域,卻也都經營得有聲有色。

 
華膳空廚年菜 銷售旺
記者楊文琪/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華航轉投資的華膳空廚近幾年除擴增飛機餐客戶,也積極多角化經營,包括銷售年菜、企業外燴(包括中西式餐盒),去年11月取得台北故宮輕食餐飲的經營權,估算2015年營業額將較2014年成長10%以上。

華膳空廚昨(4)日展示春節年菜,董事長賴瑟珍表示,近幾年冷凍餐點與廉價航空興起,對以航空餐為本業的華膳空廚造成不小壓力。為發揮優質餐飲的專長,積極朝多角化經營,其中年菜業務從四年前開始推廣、銷售,每年業績都穩定成長。

她說,華膳有很多優秀的廚師,也有先進的餐飲設備,加上堅持品質第一、價格實惠,要讓消費者有「買華膳最划算」的滿足感,推出的年菜很受消費者歡迎,2015年的年菜業績比前一年大增50%,今年除受歡迎的富貴花雕鴨、東坡肉外,還自行研發黑蒜頭雞湯、珍寶獅子頭、咖哩豬肋排、酒香紅悶牛小排等家庭主婦較少做的菜餚,消費者只要加熱,就可輕鬆享受豐盛的年菜。

賴瑟珍指出,華膳空廚剛推出年菜時,只有六、七種菜色,經過不斷研發,現在有12至15種,其中富貴花雕鴨、東坡肉已做出口碑,是現在的熱門商品。今年開始賣的酒香紅悶牛小排,單價要2,180元,因此數量不多,但100份已經快被訂購一空。

華膳空廚目前飛機餐客戶有30家航空公司,春節年菜也愈來愈受歡迎,華膳還做巧克力、手工餅乾等甜點,也很受消費者歡迎。近兩年華膳爭取到不少企業舉辦活動時附贈的中西式餐點、外燴,拉抬不少業績。

賴瑟珍表示,華膳一直不排斥開餐廳,去年台北故宮的至善園、富春居和閒居賦重新招標,華膳參與投標、取得營運權,現在銷售咖啡、點心、蛋糕、三明治、簡餐等,未來會視市場狀況擴增銷售產品。

 
發展旅宿業…三大隱憂
記者黃冠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今年將是宜蘭觀光產業起飛的一年,但交通瓶頸、人口不多、非法旅宿業眾多等三大問題,是宜蘭發展旅宿產業的隱憂,宜蘭旅館公會理事長孫顏美表示,有超過30家大型飯店興建中,未來將挹注大量供給,希望政府重視問題。

孫顏美分析,大型飯店進駐,對當地業者有喜有憂。優點是大型飯店有專人做國際行銷,能帶來國際客人;缺點是增加的房間供給,競爭人才的狀況會加劇,宜蘭人口本來就不多,突然開出這麼多的人力需求,會對營運造成影響。

縣府官員指出,目前宜蘭以日租房的問題最嚴重,旅宿業蓬勃發展,縣府希望尊重市場機制,原則上不會特別干預,但會嚴審發照。

 
江國星點子多 做大蘭城晶英
記者黃冠穎/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宜蘭旅館市場蓬勃發展,先有礁溪老爺酒店奠定溫泉頂級客群,後有蘭城晶英酒店打開親子市場。其中業主、前蘭城晶英酒店董事長江國星是門外漢切入市場,但獨具慧眼,徹底顛覆宜蘭觀光版圖。

蘭城晶英去年賣出超過7萬隻烤鴨,創造相關營收逾3億元,也是國內唯一餐飲和住房業績占比五五波的休閒度假飯店。

蘭城晶英去年每晚平均房價近8,500元,年增超過三成,更超越礁溪老爺,顛覆溫泉飯店房價高於市區飯店的情形,而櫻桃鴨、兒童電動車就是江國星的兩大秘密武器。

櫻桃鴨在酒店成立之初推出,靠著口耳相傳打響名號。蘭城晶英在2012年設立芬朵奇堡,搶攻親子度假市場,是引爆人潮的關鍵,當年平均房價立刻增加一成;2014年加碼推出電動車樓層,將廊道改成跑道,讓家長願意多付四分之一的房價。

蘭城晶英推出兒童電動車,與江國星愛名車有關,而大廳的賽車電玩也是他的最愛,目前市場上也有不少旅館試圖複製此模式。

江國星家族是台灣最大的銅進口商之一,和國內電線電纜廠商往來甚密,透過環華豐、榮江兩家公司經營蘭城新月廣場和蘭城晶英酒店,雖然首度跨足飯店、百貨領域,但經營的有聲有色。

 
超商雙雄衝店取 績增40%
記者陳景淵/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人人都是頭家」時代來臨。超商雙雄統一超商和全家便利商店統計,累計2015年店到店的「店取服務」業績均大增四成,為歷年來之最,主因各地小店家崛起,經由社群或拍賣App交易,帶動超商店取業績走揚。

超商的「店到店」或「店取」服務是指寄件人自甲地超商寄貨到乙地的超商,收件人到乙地超商取件。這類服務主力寄件客群原以PChome、Yahoo購物、博客來等網路商店為大宗,但去年下半年出現轉捩點。

全家總經理薛東都表示,去年店取服務大增四成,可以看出台灣「新一代的頭家」正在崛起。過去以PChome、Yahoo購物為寄件大宗,去年下半年首度被遍及全國的小店家追上,一消一長之間,雙方首度出現「交叉點」,小店家追過電商大咖,成為寄件主力。

薛東都分析,這顯示行動社群媒體發達,社會即將進入「人人皆賣家」的時代,透過手機App拍賣,再經由超商店取交貨,賣東西成為「彈指之間的簡單小事」。現在手機流行「拍賣App」,在App裡人人都是賣家及買家,只要將商品拍照上傳標價即可進行交易。

全家主管觀察,一般青少女、上班族、教授、主婦等族群透過社群媒體賣東西,這項趨勢只增不減,有利帶動便利商店物流系統朝更快速、更便利的方向調整。

7-ELEVEN根據店取業績分析指出,臉書、LINE社群媒體興起,帶動7-ELEVEN交貨出現爆炸性成長,去年業績較2014年增加40%,且逐年穩定成長。

7-ELEVEN發現,許多臉書購物性社團、網拍賣家使用超商的交貨便,據估算,7-ELEVEN每天為16萬多名買賣家服務,成為台灣網拍微型創業的最大推手。

 
全家大突破 推冷凍配送
記者陳景淵/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全家便利商店首創推出「冷凍店取」服務,全家昨(4)日宣布,看準網購物流服務商機,結合旗下日翊及全台物流,導入冷凍網購商品店取服務,突破便利商店網購店取常溫商品的限制。

全家指出,食安風暴帶動國內冷凍生鮮及食材商機。根據政府統計資料,國內一年有300多億元冷凍冷藏食品規模,產生超過60億元的冷凍食品配送商機,而且規模仍在成長。

為爭食冷凍配送市場,全家去年斥資逾5,000萬元,包括倉儲、運輸、店鋪的後場冷凍櫃,規劃一條龍的「低溫」配送系統,從賣家出貨冷凍商品到店鋪的貨櫃,全都採低溫控管,保持冷凍品新鮮度。

全家物流品保本部協理黃國龍表示,緊接著冷凍食品店取服務上線,冷藏食品的網購店取目前在測試,以全溫層店取優勢,打造全家店鋪是網購店取的最佳通路。

 
統一攜蝦皮 添百萬客戶
記者陳景淵/台北報導/經濟日報
統一超商擴大店取商機,結盟台灣網購類排名第一的手機拍賣App蝦皮拍賣,等於用戶數暴增100萬人,並推出超商取貨或者寄貨運費全免,擴大店取商機規模。

統一超商做大店取商機大餅,採取「強強合作」,蝦皮拍賣去年10月底在台上線,至去年底用戶數已突破100萬人、商品數突破100萬個,是國內手機拍賣前兩大平台之一,亦是Facebook、PTT熱門討論話題。

統一超商與蝦皮拍賣合作不到一個月,整體業績量成長一倍,透過手機拍賣App購物、7-ELEVEN取貨又免運費的機制獲得消費者青睞,蝦皮拍賣近一個月會員數也在急速成長。

蝦皮拍賣行銷總監楊晨欣表示,現代人使用的媒介已從桌機進入手機時代,將對主打制式交易費、給專業賣家使用的電腦拍賣平台業者造成衝擊,提供零交易費的手機拍賣一個機會。

 
事事皆要錢!廉航不可不知的幾件事…
廉價航空用低價搶攻市場,但大部分機上服務需額外費用,想喝水、看報紙、選座位、蓋毛毯均需花錢,廉航的空服員彙整乘客十大疑問,希望消費者了解廉航服務型態,避免紛爭。

讓孩子愛上英文的居家聰明學習法
父母就可為孩子營造一個快樂的英語環境,先培養孩子對英語的熟悉感和好感度,有了信心和興趣,學習就能夠是一輩子的事。那讓孩子愛上英文的居家聰明學習法有哪些?我們一起來看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